深圳再推“人才新政” 创业者这样谈“扎根”深圳

发布时间:2018-06-12 23:09:08 文章来源: 浏览量:4059

6-3.png

今年以来,杭州、南京、成都等几十个城市纷纷出台了人才新政,掀起了一场“抢人才”的火热大战。

在此前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之后,深圳“人才新政”再度加码。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近日一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活动上向媒体透露,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圳要从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如果顺利的话,深圳的“人才新政”将会在5月份推出。

作为几乎“从零开始”建设起来的一座城市,深圳在建市之初堪称是“荒漠”,人才资源严重缺乏。今天,深圳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95%以上人口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只有32.5岁;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已引进归国留学人员超过10万人。那么,深圳在留住人才方面有何独到之处?

为企业和人才当好“店小二”

“我们去年4月份才搬到这里来,很快又要再找个地方,员工又坐不下了。” 5月,在深圳市南山区6000平的公司里,奥比中光创始人黄源浩喜滋滋地谈起了他的“搬家难”。2013年,他从美国归国创业,短短几年间,黄源浩打造了全球第4家、我国唯一一家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能量产消费级别3D传感器的企业。

最开始,完备的IT系统集成产业将他吸引到了深圳,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留下来却是因为奥比中光团队拿下了深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孔雀计划”的年度第一名,获得4000万元的创业资助(包括1000万无偿和3000万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归还的有偿资助)。

黄源浩对记者说:“除了创始资金,政府还在为企业开通了快速服务通道,包括子女入学、人才公寓建设等等。目前,公司拥有一个全球化精英团队,核心研发人员包括麻省理工、美国奥克兰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际名校的多名博士后、博士,以及曾任职于苹果、IBM等全球五百强企业的技术专家,对我们科技研发提供了强大支撑。”

在奥比中光拿到“孔雀计划”第一名的同一年,另一家海归团队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也来到了深圳创业。他们的成功始于一套样板工程,凭借这一套工程,他们敲开了市场的大门。

云天励飞创始人陈宁对此十分感慨:“都知道安防领域行业壁垒高,很多人不看好我们回国创业做安防。可是我们这样没有任何背景的海归团队,依靠技术优势,却顺利地在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区分局‘落地’了第一套样板工程。真正能鼓励创新的,就是打造出一个开放包容的市场运行机制。”

产学研创新助力人才创业

“如果我还在国外任教,我肯定不会是一个创业者,国内才是创业热土。”

面对记者还在国外是否会创业的询问,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任教的 “80后”教授贺建奎给了这样的答案。目前,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是目前全球准确率居前,且用于临床应用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其技术水平已到达世界领先水平。贺建奎教授创建创办瀚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已估值15亿元人民币。

贺教授对记者表示,自己能够成功创业,离不开学校开放的创业政策。

原来,南科大允许全职教师可以一周一天在校外从事科技转化工作,明确教师可以获得以职务发明成果及技术作价入股企业进行转化收益的70%,通过自己的公司进行自己科研成果的转化,教师们创业创新的动力大大提高。

在南科大,像贺建奎一样拥有海外工作经验的教师达到90%以上,创新的产学研机制又吸引了新的人才,据南科大党委副书记李凤亮介绍,除了贺建奎教授的项目,还有清洁能源等多项产学研项目在南科大落地。高端人才的聚集也为深圳提供了创新动力,平均每天深圳有5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已成为“中国硅谷”。

人才背后的创新动力

位于南山区的深圳人才公园内,镌刻在一块大石上的口号格外醒目——“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这句口号一语道破了“抢人”的真谛。其实,就是各地实实在在地看到人才带来的创新动力。在中国经济正在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刻,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技术制约,谁都想下好“人才”这步先手棋。人才来了,人才又走了。如果说第一步是把人才引进来,下一步就是思考如何让人才留下。

2017年,深圳共引进人才233662人,同比增长35.67%。梳理深圳此前的人才政策发现,深圳已先后出台《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等一系列人才政策,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创业创新环境。新的人才政策还将从法律法规、顶层设计等多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深圳的探索无疑为“留住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