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中心 >> “深趋势”光智能传感产学研项目对接会
封面图

“深趋势”光智能传感产学研项目对接会

时间   2021-10-22
地址    福田区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二期A座5楼点线世界路演大厅
名额   限额30人
主办   深圳大学、深圳市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已结束

“深趋势”顶天立地产学研项目对接活动(30)

——光智能传感


       “深趋势”以深圳大学为平台,深圳创新项目为标的,科技为动力,市场为导向,融通资本,对接产业,产学研相结合,推动技术转移,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专业平台,“深趋势”通过主题演讲、项目展示、商业路演等形式,助力高校和相关机构科研成果转化,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贡献力量。将于2021年10月22日(周五)14:00-17:30举办第三十期"深趋势"顶天立地产学研项目对接活动。

活动主题:光智能传感项目对接活动

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2日(周五)14:00-17:30

活动地点:福田区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二期A座5楼点线世界路演大厅

备注说明:

1、除邀请嘉宾‍外,限科技企业、投资机构及相关企业负责人报名,经确认后发短信邀请函,凭短信并带上名片签到入场;

2、根据防疫要求,签到时查验参会人员健康码是绿码,检测体温,配带好口罩。

主办单位:

深圳大学

深圳市福田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承办单位:

深圳大学技术转化中心

深圳市互联网创业创新服务促进会

深圳大学龙岗创新研究院


深趋势(第30期).jpg

image.png

image.png


主讲嘉宾介绍:

李学金,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感器学科带头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深圳市传感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光纤传感网工程技术实验室主任,深圳大学优秀学者,广东省“千百十”人才省级培养对象。担任《传感技术学报》、《计测技术》编委;教育部全国高校传感器技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学会理事;深圳市传感器与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会长;深圳市第六届和第七届人大代表;长期从事光纤传感器和非线性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Nano Energy,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Scientific Reports,Optics Letter, Optics Express,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Applied Physics B, Applied Optics,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和Plasmonic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1部;申请和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3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学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等项目20余项。在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研究方面,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 其科研成果获得深圳市科技创新奖(第一完成人),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一完成人),深圳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等若干项。以及获得“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深圳市职称评审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陈郁芝,男,博士,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助理教授。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深圳大学优秀博士。荣获“深圳市海外高层次C类人才”,“国家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全国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广东省优秀学生(博士研究生阶段)”,“2017届优秀博士毕业生”,“深圳大学优秀博士”等称号。研究领域包括光学系统设计、光电半导体器件、光纤传感器、光纤微纳加工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等。在光纤传感器研究领域深更十年,已经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ACS Nano Applied Materials、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等国际高水平SCI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授权及申请专利十余项。


王衍勇,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和光电子工程学院,获得光通讯器件技术方向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2020年加入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李学金教授团队(深圳市传感技术重点实验室)从事光纤温度传感应用方面的研究。目前主持小型化光纤测温仪产品开发工作。加入实验室之前在光通讯企业从事有源产品研发工作十五年,积累了丰富的实际产品研发设计和工程以及可靠性经验。


张晗,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博导。首届国家“优青”、基金委重点项目负责人(2015年)、深圳市创新团队负责人(2015年)、深圳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17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8年)等。兼任民盟中央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委员、《Photonics Research》等多个SCI期刊副主编/专题主编、中国激光青年编委会秘书长等职务。主要从事光纤激光器、非线性光学、光纤通信与电子器件、低维材料信息光电器件等研究。近五年来,以通信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论文60余篇,包括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Laser Photonics Review等。论文总引用超过16000次,H-index为62,其中ESI高引用论文超过40篇,两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


彭登峰,博士,深圳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2009年开始,先后在同济大学,九州大学,日本产业综合技术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和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功能光学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工作。彭登峰博士在“发光和应力发光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有10余年的学习和研究经验,发表SCI论文80余篇。2017年3月入职深圳大学后,主要聚焦“应力发光功能光学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在应力发光材料的制备,结构优化设计,测试装置研制和应力发光材料应用等方面从事相关实验研究并提出了新的思路,该领域在国际上已形成一定特色。关于应力发光专利技术申请专利20余项,国际PCT专利2项。彭登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基金各1项,广东省面上项目和深圳市自由探索项目各1项,同时还获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B)等项目。


麦江泉,男,博士,深圳大学微纳光子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深圳海外高层次人才。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曾担任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与研发经理多年。麦博士一直致力于新型光电器件与设备的研发,主持和参与了多项香港创新及科技基金的研发项目,共发表SCI国际期刊论文27篇,美国发明专利4项,被引用2000余次;近几年主导开发了多种先进小型光谱检测系统应用于智能制造和健康生活,例如手机光谱仪、芯片级光谱传感器、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智能烟雾传感器、便携式珠宝鉴定仪、非接触式液体探测器等,发明曾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委特别嘉许金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