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 返回 评选动态详情

品牌如何打造IP?

发布时间:2018-09-14 22:22:24 浏览量:120

当下,不论是商界、投资界还是娱乐圈,张口闭口你若不谈IP,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这个时代的人。如果你还没听说过IP,就out了。那么IP到底是什么鬼,品牌和IP是什么关系,品牌又如何驾驭和运作IP呢?下面来聊聊。

何为IP ?

关于IP的概念或定义,各种说法不下于几十种,有的说是知识产权,有的说是人格形象,有的说是当下最大的风口,其实都没有讲的很明白。

大家都知道,在英语世界的“IP”仅指“IP地址”。当下在国内大热的IP,主要跟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有关,跟IP地址没有半毛钱关系。那到底应该如何理解IP呢?用一句话来概况,就是“源于知识财产,又高于知识财产”。

IP源于知识财产

知识财产是成为IP的基础,这里特别强调是基础,而不是全部。知识财产是一个“心智创造”(creations of the mind)的术语,包括音乐、文学和其他艺术作品,发现与发明,以及一切倾注了作者心智的语词、短语、符号和设计等被法律赋予独享权利的“知识财产”。也就是说“知识财产”潜藏了成为IP的能量,这种能量没有引爆出来之前就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IP。

IP高于知识财产

知识财产本身还不能叫做真正的IP,只是潜藏了成为IP的能量,只有当其被形象化、人格化,并且引爆流行之后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IP。这就好比金庸的武侠小说刚写出来时还不能算是IP,当其开始流行并且从文学、影视到游戏被不断衍生的时候,才成为IP,并且越来越流行,后来演变成超级IP。

同理,一个很有拍戏天分的小生也不能叫IP,只有当其成名并且有很多粉丝的时候,才能叫做IP,即明星IP,当其变得非常有名,跻身一线,片酬过亿的时候,就可以称为超级明星IP。

我们以一个公式来给IP下一个定义,即IP=知识财产(潜藏势能)+流行引爆(人格化与话题、流量和粉丝、动态成长)。

品牌与IP有何关系

品牌与IP是两个概念,但也有密切的关联。对于品牌来讲,IP是品牌打造的一种新的工具或者说方法论,当品牌为自身塑造鲜明的人格,通过内容与用户持续进行有价值的互动,并且赢得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和追捧,这时候品牌就变成了IP,也就是说,不是所有品牌都是IP,但品牌可以打造成为IP,IP是品牌进化的高级阶段。

具备IP特质的品牌往往更具备媒体和娱乐基因,这是为什么呢?可以这么去理解,IP原来是文学、影视、娱乐等文娱领域的一套成熟打法,品牌主将这套打法嫁接到自身的品牌建设上面,必然就带上了IP本身的鲜明烙印。

品牌如何打造IP

既然IP是一种新工具和新方法,就像新技术和新发明一样,必然带来巨大的红利。可以说,在IP时代,品牌占据了一个IP就相当于占据了一个永久的消费入口,这个消费入口能够持续地为品牌提供流量,在线上、线下流量都非常稀缺和昂贵的背景下,IP对于品牌的意义不言而喻,那么品牌到底如何打造IP呢?

根据对影视IP、明星IP、品牌IP等系列IP的深度分析和研究,我们提炼出一套打造品牌IP的方法,称之为品牌IP打造八字诀,即定位、人格、运营、衍生。

定位

定位意味着战略和方向,定位的本质是建立差异化竞争,即通过差异化让自己与众不同,赢得关注。定位是建立品牌IP的起点,也是后续环节的指引。定位的准确与否,将从根本上决定IP的命运,好的定位是IP成功的一半。

对品牌IP进行定位是一件系统工程,既要对品牌基因有恰当的承袭,又要对目标用户群体有深刻的了解,对于时代趋势和流行文化也要有敏锐的洞察,同时又能准确研判竞争对手,在此基础上找准空白和差异点,实现战略定位。

人格

人格可以说是品牌IP的内核,核心DNA,也是IP内容创造与互动的源泉。IP人格打造最关键的一点是自带感染力,自带话题和势能。这种势能是潜藏其中的,一经激发就会瞬间引爆。就像一枚炸弹,点燃就能引爆,而一根木头则不然。因为炸弹本身就带有势能,未引爆前只不过是潜藏其中而已。人格有多大的感染力,IP就能“长”多大,没有人格感染力的IP,即使后续砸下不计量的费用去运营推广,也无济于事,因为木头终究是木头。

接下来的形象则是品牌IP人格的视觉化演绎。为什么形象很重要呢,因为形象让IP人格更加可视化和生动化,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从心智认知的角度来说,视觉的形象或符号更容易激发情绪和感染。因为有趣的灵魂,加上可爱的外表,才是真正完美的人格。

运营

以上两点完成,也就意味着品牌IP初步塑造成功,但最终到底能不能成为IP,就要看接下来的运营。运营的关键是内容创造和用户互动。围绕IP人格和形象创造内容,进行传播,吸引粉丝互动,与粉丝共创内容,玩到一起,形成营销闭环。通过持续的IP运营,粉丝得到持续积累和裂变,品牌资产实现持续增值,最终将演变为超级IP。

衍生

品牌IP运作成功之后,可以考虑跨界合作、衍生周边产品和服务,让IP价值最大化。这里需要注意,IP衍生并不是越多越好,要结合品牌战略规划量力而行,过分透资品牌IP资产,将会削弱IP的影响力,适得其反。

[下一条]: 5P原则:创造强大品牌IP

联系我们

中国品牌艾丕奖(深圳)评选组委会
QQ:810673927 微信:18676700100
邮箱:webrand@sieia.org 电话:0755-85238287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凯丰路28号合源堂堂文化产业园1栋302
qcode

webrand艾丕奖公众号

qcode

@艾丕奖总召集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