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澳融合发展、相互促进,需要保证科创制度层面的软流通

发布时间:2020-12-29 23:28:17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量:5172

12月28日,2020深港澳科创大会暨科创之星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大会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港澳科技联盟指导,南方都市报社、深圳市互联网创业创新服务促进会共同主办,为湾区科创事业的发展搭建起产学研资对接的交流平台。


333.jpg


在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围绕“比肩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的破与立”展开对话,科创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要破除哪些障碍壁垒?


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协同发展的效应


对此,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表示,早在2006年时,国家就提出建设深港创新圈,“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圳将设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力量的集聚,实现了这些构想,也打破了国际竞争的原有体制。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仍然任重而道远,要做到“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就要保证科创制度层面的软流通。


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原副院长夏广志表示,粤港澳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学术合作需要改变观念,创立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体制,让深圳、广州、香港、澳门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协同发展的效应。真正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比肩世界湾区,在科创方面,要运用的是新观念、新体制、新方法。


如何促进上市公司产业创新?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原主任丁力表示,在科创方面,以深圳为主的南方城市优势比较大。深港澳是最有可能代表国家前沿创新的,深圳南山有178家上市公司,根据实地调研,资本市场并非所有上市公司都往科技创新上走,改革应该促进上市公司产业创新。


目前,深圳还不是完全具备所有的创新条件,创新是把纸变成钱的过程,没有供应链的创新就是玩火,以前深圳做的是“三来一补”的贴牌生产,如今,经济转变成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上市公司不能只图在资本上圈钱,改革需要调整既得利益,让深圳更好地走向科技创新之路。


香港贸易发展局深圳首席代表曾沂靖认为,科技的创新是深圳未来40年的一个重要任务。未来制约科技创新的因素,不光是制度,还有观念,也就是对过去成功路径的依赖。现在,深圳每年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进来。因此,未来的创新主体是深圳年轻的工程师、科学家、大学生们,他们更容易打破过去的深圳成功路径的依赖。他们没有任何包袱,没有思想制约。这样的群体,相比其他几大湾区是未来创新的很好动力。


2019深港澳科创之星公众企业华大智造COO蒋慧表示,要鼓励源头的创新。以华大智造为例,要从顶层技术开始,从科研的发现,到技术的发明,再到产业的发展,遵循“三发”的路径。现在,这个闭环已经越来越快。



来源:南方都市报

统筹:南都记者 程洋

采写:南都记者 卢亮 黄良东 程洋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

编辑:李斌